新药研发立项看什么
追求企业百年生命是每家公司的理想,在这百年中,企业一定反复持续地经历了各种折腾,内在有的是煎熬,外面看到的是业绩。
公司关门或破产的原因各不相同,但企业长青的秘诀却有共性,合理的产品结构是企业长青的基石,既然每个版块都不可或缺,在前程无限或前途未卜的区域内,站立的是新产品,你可以说是一类新药、首仿药、全国独家产品,也可以说跟公司内的产品群比较,算是新产品,虽然在外面它并不显眼。
新,总意味着希望,虽然伴随着风险,开发的前提是希望大于风险;开发的依据,显然不能拍脑袋或随大流,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产品,放进立项的范围。
向外聚焦
是去寻找国外已上市药品专利的缝隙,还是首仿,或者研发一类新药,离不开focus externally(向外聚焦)。
一看市场,二看客户,三看对手,再看看自己,不是以市场规模、竞争程度、产品优势、客户反馈这4个维度筛选过的产品,难说合适,但此时的合适,也不意味着就会带来理想的业绩,在依然是政策市场的年代,价格、医保、中标还是重要的左右业绩的因素。
理想的产品市场规模大,没什么对手,客户在祈盼,产品优势明显,这样的产品算上乘,可是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块“香饽饽”呢?就算只有一双,创新只有一个,可后来模仿却有一堆,全国独家的西药,要么加速度上市,要么延长独占期,迟早会有一批人来分羹。
有些在国外已经上市若干年的产品,盘子相对大,产品在国内杳无踪迹或某种剂型在国内还没人申报,其与产品契合的治疗理念又走在前沿,迟早会成为医疗领域的主流,产品力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来,这样的上乘产品不是没有,就看你的眼光。
还有些在国外小众范围内销售的药品,开发出了新的适应症,这事儿地球人没几个知道,新开发的适应症可是一个大盘子,治疗或辅助,都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,靶向性强,在国内此时申报简直就是垄断,专业性强的产品也倍儿棒,靶向性又是整个治疗领域产品研发的趋势,不算上乘又算什么?
照着既定的框架,去查询资料,去寻找项目的可开发或不可开发性,离不开对产品的市场规模、成长空间和速度、竞争产品、未来的营销与销售模式、销售业绩、与现有产品的匹配度以及上市后在医保与中标上的风险因素研究。左右互搏。
预测市场
更多的是预测,从立项到拿到生产批件,怎么也得五六年,光阴荏苒,这期间会经历多少政策上的变化,有多少竞争对手涌现,我们的资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,医药行业会转型到什么样子,结论只是建立在预测上,没有预测,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。
市场规模大,体现有二:一是现有的盘子大,二是增长率高,现有高血压患者1.3亿,类风湿性关节炎500万人,肿瘤患者450万人,脑卒中患者1076万人,这些病种的现有盘子可都不小。
适应症单一的,不能联合用药的,不能赶超同类产品的,对同类产品的缺陷爱莫能助的,治疗观念是强弩之末或者已经落后的, 这类产品显然成长空间小、速度慢。
反之,适应症在持续扩展的,能与其他产品联合用药的,是同类产品的升级换代,或者弥补现有产品的缺陷,推崇的治疗观念恰恰是该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,这样的产品成长空间大、速度快。
绝对没有竞争,可不现实。小范围没有对手的产品,范围扩大了,对手也就多了。在独占期的产品,小类中没有竞争,可大类中就有;这几年没有竞争,过几年就会有;后无来者的产品,也不是永远没有后来者;拥有高科技壁垒的产品,也经不住研发人才的苦心破解;或者专利,可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。
技术、时间、营销,是企业的三员大将,技术出产品,时间就是竞争力,而营销,毋庸置疑,营销时代在款款而来。
立项只为新产品,一个企业的新产品可以吸引合作伙伴的目光,维持他们的长期关注,也是与他们保持长期联系的一种途径。当然,对于拟上市的企业来说,新产品也是风险投资商的焦点,除了向风投推介新产品,更要推介新产品对应的概念,如果有的话,新的概念意味着我们是第一。
分享到: